合同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工作总结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报范文工作报告范文年终总结范文申请书范文通知书范文请假单范文活动策划范文活动报道范文简历范文委托书范文授权书范文论文范文简报范文志愿书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9篇

发布时间:2023-01-07 14:37:35阅读量:599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一篇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生活。”当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大地百花齐放,人们面带微笑,诗歌开始在生活中流动。人应该诗意地生活。

诗意的生活源于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真正的和谐是人的内心和谐。“真正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阴云密布的人,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往往是他内心的真实反映。所以,水一样清的林妹妹,住在潇湘馆,在绿竹下的风中流泪,抒发对月亮的情怀,唱着优美的诗。闻起来像酒和肉的薛范只知道猜拳,胡说八道“蚊子哼哼”。内心和谐,对万物充满热爱,才能过上诗意的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来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给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给饥民送去了希望,爱情让他的人生充满了诗意。人只有内心和谐,热爱一切,才能学会诗意地生活。

要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只有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能变得诗意。当人们从儒、道、墨古书中探寻做人之道时,当人们从司马迁竹简中打开历史之镜时,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中领悟到写作之法时,智慧就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为之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想到隐者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神坛》中感受到生与死的变化,当人们从卢梭的《瓦尔登湖》中找到生命的宁静,思维开始给灵魂插上翅膀,让它在诗意的天空中翱翔。只有从阅读中收获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理解诗意的生活。

要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大自然抚慰他们浮躁的心。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对生计和未来的.追逐,充满了嘈杂的哨声和噪音,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陌陌和警觉。人们需要在微风和鸟儿的啁啾中找到生活的诗意。苍茫荒凉的森林给诗意栖居的莎士比亚带来了强烈的悲伤,流淌的多瑙河给施特劳斯家族带来了优美的韵脚,凤凰古城的古老与沧桑给诗意栖居的沈从文带来了历史的质朴与深刻。大自然的灵动与纯净,让人活得更诗意。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二篇

诗者,天地之心。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诗歌已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角,每一隅。小的时候,谁没有奶声奶气地随着大人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不懂得什么叫做思乡,但那背诗的声音却像月光一般清清亮亮。

再长大一些,谁没有在课本上学到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不能体味诗人那般的心境,却从此在心中埋下了上进的种子。

到了那豆蔻年华,逐渐有了一些酸涩的心事,谁没有想起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对此有些懵懂,但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明白那诗后隐藏的深意。

当烦恼、压力纷至沓来,有了想休息、想放松的时候,谁没有记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那一份恬淡闲适,便足矣使我们心往神驰。

最终当我们年华老去的时候,人人都会谓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面对似水流年,没有悲号,不正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

倾听着诗歌的呢喃,你会发现,古人正透过诗歌向我们诉说着什么。也许,那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求的答案。

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在为了生计奔波,他们活得机械而又忙碌。但纵然是家财万贯的人,内心也并不快乐,为什么?是因为心中缺少了那份诗意。他们的眼睛里装满了商机与财富,乍看充实,实际是空洞。他们看不到那枝头冒出新绿的喜气;看不到那夏日树木的浓郁,阳光的粘稠;看不到秋风扫落叶的悲凉、萧条;看不到白雪皑皑的壮观。他们的表情里写满了阿谀或冷漠,乍看丰富,实际是木然。他们感受不到亲人的关怀,亲情早已被磨光;他们感受不到朋友之间的友谊,友谊只能沦为加以利用的对象;他们感受不到对祖国的爱,而对那些怀着一腔热血的人们嗤之以鼻。

而正是因为这种对美的漠不关心,才使人感受不到快乐与幸福。

但只要我们将心灵托付给诗意,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那么容易满足,打动它的可以是一株木、一棵草、一朵花、一片云……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曾经令古人迷醉的意象其实并没有远离我们,它们隐藏在一花一木之中,在岁月中深情等待。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诗意,只要用心寻找诗意、唤醒诗意,那么诗意的生活就会与我们如影随形。年华有限,诗意无穷。让我们享受天地之间的诗意,让诗意成全最美人生。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三篇

生活是美好的,是充满情趣的,是诗意的。生活并不充斥着市井气息,并不全是汲汲于功名利禄的节奏。生活因诗意而焕发光彩。

诗意来源于音乐。放置好碟片,一个个精灵般的音符从喇叭花般的留声机中流泻而下,溢满整间屋子,仿佛空气都要随着圆舞曲的三拍子翩翩起舞。我好像看到了一位身着黑色燕尾服的指挥家优雅地挥动指挥棒,指挥着交响乐团演奏名曲。慢慢地,在音乐中,我结识了不少优秀的作曲家,他们通过音乐穿越时空,尽情在向我倾诉各自的喜怒哀乐,讲述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时间一久,我的大脑就成了个音乐储存库,各种格调的音乐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的情感也融入了到音乐中。音乐,随时陆地让我的生活充满诗意。

诗意来源于画作。在小镇中举头仰望天宇,浩瀚的天河中星辰闪烁,与明月遥遥照应。简朴粗犷的线条,强烈的色差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画面效果。这是梵高的《星月夜》。在蒙络摇缀的枝叶间,挂下几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仿佛迎着秋风傲然挂立,浓墨重彩中透着一股傲气,这是徐谓的《墨葡萄图》。每次看到这些挂在墙上的画,总有一种快感。这一幅幅画作,为我的生活带来高雅的诗意。

诗意来源于生活。如果我们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那么,生活处处有诗意。只要我们愿意用眼观察,用心感受,就能拥有别样的诗意人生。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四篇

给每一个日子绣上花边,让它沉浸在时光里,让它浸润在诗意里。——题记

读着古诗词,有时会突然怅惘。那些苍苍的蒹葭,那些桃花与流水,那些悠然飘逸的迁客,都去哪儿了?蓦然回首,原来诗意藏在角落里,藏在我们曾匆匆掠过的风景里。

“偷得浮生半日闲”,漫步校园,看树叶投下的斑驳碎影。清凉的绿荫铺满了小道,晃动的阳光,如柠檬汁一般流淌。任风吹过耳畔,撩起发梢,静静地站在树下,看那绿叶上清晰的叶脉,抚摸树干上岁月的痕迹。肩上有阳光,脚下有微风,心中有歌声,光阴缓缓流动,漫卷人心。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朗朗书声从一旁的教室里传来。文字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一个时代的情感传递。身旁仿佛已是江水滔滔,屈原身着宽袍大袖,行吟泽畔,渔父披蓑戴笠,怡然悠然。一场心灵的对话就此开始。当苦闷遇上宁静,当儒家遇上老庄,没有不解,没有争吵。那仿佛是一个生命在叩问另一个生命,是尘世的清高与隐世的淡然之间的惺惺相惜。千年的生命里,有一份悲壮,更有一份诗意,以至于穿越时空依旧余音袅袅,洗涤人心。

遥想远古,伏羲氏静坐于群山之中,突然醒悟,“世间唯阴阳者矣”;梦回春秋,孔子立于江边,看那奔流的江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李煜告别了雕栏玉砌,在悠悠的时光里感受着小楼的东风;苏轼放下沉重的仕途包袱,漫游赤壁,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环境的不凡带来内心的诗意,内心的诗意造就环境的不凡。而我们,何时能收拾好烦躁的心情,在行囊中放入一份静谧,在心灵中藏有一份诗意?

给生活加点诗意,去看文字的曼妙舞蹈,去感受阳光的妩媚亦或是细雨的惆怅。去学学古人,放缓脚步,张望一路的风景;去迎接未来,迎接更美的诗意。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五篇

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春风里。空气中尽是幽幽的香气,那些无比珍惜的年华便从指尖绕过,无声无息。

诗意,诗意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意是徐志摩的“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意是“恰似那满城的春雨,飘洒在我心底”。每个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人,都在现实中或是梦中追寻着那个诗意的心灵港湾。我们的生活不是至善至美,但我们的心灵却可充满诗意。

常有人说:“现实真是太残酷了!”现实中的平凡与庸俗是与诗意格格不入的。海子、海明威、三毛都在生命灿烂的季节自尽,他们的文字无不鼓励人们热爱生活,坚强向上。当他们内心完美的诗意生活与现实相违背时,他们走向了极端。读他们的文字时,我哭了,不是因为女孩的多愁善感,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意生活找不到与现实的结界时我哭了。我突然悟到诗意是建立在现实上的,他们太热爱诗意,我们平凡人同样有自己的幸福,那是需要用心去领会的。不要过于追求虚妄,其实平凡也是诗意地生活。

诗意可以是一杯香茗,可以是一池清水,可以是一缕花香。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蕴藏着诗意。而我们就在这无限的诗意中生活。几米写过“街上的灯忽明突暗,我的大头鞋打在石板路上寂寞的响,我知道这条路上不是我一个人走过”。他有严重的病痛折磨他,却没有放弃心中的梦。他用画笔和空灵富有哲理的文字影响了多少迷茫的人们。因为他诗意地生活,为生活的渴望让他心灵芬芳,被诗意包围,文字中、画面中能读出诗的意境,那么他一定是把病魔也当作是人生中的一首诗了,他一定幸福地生活着。放开紧闭的心,去拥抱生活中的诗意吧!诗意地生活就是把任何苦难都当作诗去品味。然后酿出人生的甘霖。

胡兰成说:“他喜欢用透明玻璃杯喝红酒”。张爱玲最终离开了他,别人眼中委琐的爱情,可只有沉浸在其中的人才知道,那是诗。醉的感觉就是诗,如果有一刻你因为一件小事而心灵沉醉,那就是诗意地生活。

热爱平凡的人,热爱世界万物、热爱上天施压给你的苦难,把现实与诗般的心境交融在一起,那样你就能诗意地生活,不要抱怨生活中无诗意。

诗意地生活06-26

诗意地生活06-26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六篇

乡下的风里,总会带着一股麦子的清香。屋前的篱笆上,密密地开着牵牛花,花间偶尔会颤巍巍地垂下一根老丝瓜。屋内,总有爷爷“咿咿呀呀”唱着小曲的声音;屋外,也总有奶奶安静择菜的身影。日子,就会在这样的画面中如溪水般缓缓流过。

儿时的我,不明白“诗意”是什么,懵懂却又执着地认为诗意必须是“闲花落地听无声”的静谧,必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必须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山盟海誓,必须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桀傲不驯……却傻傻地忘记了,诗意其实很简单,它不过也只是生活而已。

爷爷与奶奶已相伴几十年,从开始的毫不熟悉到如今的相濡以沫、形影不离,这中间的时光都藏在了他们的记忆里,酿成了一坛美酒,等到打开之际,便是馥郁芬芳的香气。

而在我的记忆里,奶奶仿佛一直安静地坐在门前的藤椅上,安静地择着菜,偶尔会去鸡窝里撒撒谷子,再掏出一两只热乎乎的蛋。而爷爷却时常走街串巷,唱着小曲儿,嗓门大得震天。在我的眼里,爷爷奶奶就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类人,奇怪的是,他们之间仿佛有着无以言说的默契,你一颦我一笑,对方的心事就已经明了。

有一次,我好奇地询问奶奶与爷爷的过去,奶奶给我说着说着,就会不知不觉地笑起来,笑的时候脸上的酒窝好深好深。温暖的阳光就打着旋儿飞进奶奶的酒窝里,酿成一汪甜甜的蜜。那时的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爷爷把自己碗里的鸡蛋夹给奶奶吃的情景,也会想起秋天的午后,爷爷在滕椅上打盹,奶奶轻手轻脚地为爷爷盖上一条小毛毯的画面。我突然明白,爷爷和奶奶的爱情一直在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

有时我也会托着下巴,佯装深沉地叹一口气,对奶奶说:“奶奶,如果你们再年轻几十年该多好,可惜现在都老了!”奶奶听了我的话,笑眯眯地看着院子里开得喜眉喜眼的花。

是啊,花未央,人未老,如此,甚好。

太阳渐渐地落了下去,为小院里的一切镀上了一层金黄。爷爷奶奶依旧相伴坐着,聊着家常,夕阳下的两张笑脸竟透着阳光般的灿烂。不知怎么的,我的眼睛竟有些湿润,我眯着眼睛望向他们,心里渐渐生出丝丝温暖和柔软,这应该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对于爷爷奶奶来说,“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彼此陪伴就是最美的风景,只要生命的旅途中两个人相互依存,相互思念,相互疼爱,不论过程是艰辛还是坎坷,只有陪伴,才是他们心中最诗意的生活。

何谓诗意的生活?现在我终于明白,重要的不是诗意而是生活。陶醉在平凡却又温暖的生活里,哼一支小曲儿,亦或是择一把菜,便都成了旁人羡慕的诗意。

你既已学会用心生活,又何必担心会缺少诗意?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七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几百年前的那个中秋之夜,苏东坡遥赏一轮明月,独饮一樽清酒,沐浴在乳白的月光中,静静地让思绪伸展开来。他在思索着什么呢?是无法团聚的遗憾,还是独来独往的自在?是在感叹人世的无常,还是满足于这红尘的欢乐?不管怎样,大诗人的才情终究还是幻化成天才的诗意,一如那姣洁的月光倾泻出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美好的祝愿以这样一种方式,沁入了每一个人的心田,你看,那阴晴了千年的月亮,不是更加妩媚,更加动人了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个快乐的农夫坐在自家的院子里,独自欣赏着西沉的落日。手中的菊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处的南山仿佛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这位农夫听着自由的鸟鸣,也情不自禁哼起了小曲,他多么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地过下去,与自然做朋友是多么惬意啊!他闭上眼,诗人的性情还是不经意间显现出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直到今日,在山清水秀之间,似乎还能听到陶渊明对自然的咏叹。默念着他的诗句,你瞧,水不是更清,树不是更加青翠了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又是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韩愈踏在润湿的青石板路上,望着这迷人的春色。翠绿的嫩草在细雨的轻拂下,竟显得朦胧了,远处的街道似乎被抹过酥油一般,竟是那样的洁净,宛若一块块温婉的美玉。清脆的马蹄声渐近,韩愈缓步登上车,目光却仍被牢牢吸引在这半含半露的春雨之中。兴起之下,一首诗已于心中咏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今,你是否仍记得那个沐雨的淅沥声,不是更加悦耳了么?

吟咏着这些诗意的词句,眼前的生活也不觉变得艺术,变得动人起来。

诗意,犹如一又神奇的手,让原本就多彩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八篇

诗意是什么?诗意,可能是仰望无垠苍穹时的一声喟叹,可能是你鸟瞰巍巍群山时的一句感慨,可能是凝望浩荡江河时的一丝灵感,可能是放眼苍茫原野时的一曲高歌……其实,诗意已不知不觉中深深融入于每个人的生活,润泽着每个人的心灵,让生活变得丰满,充盈而又灵性。那么,诗意生活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在我牙牙学语时,父母就有意识地将诗词融入进我的生活。他们不会刻意地让我死记硬背,而是采用独特的情境教学,在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诗词,引导我去体会诗词的美。

我最早接触的诗词,并不是小朋友们耳熟能详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蹒跚学步时,有一次父母带我在啬园游玩,爸爸带着我正好走到一座小桥上,而妈妈在高处的凉亭里,突然间她喊住我,让我跟她一字一句地念:“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接着又给我解释一下具体意思,此情此景,从此,卞之琳的《断章》就深深印在了我脑海里。

逐渐长大,在父母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和引导下,我耳濡目染,逐渐的把小学和初高中必背的古诗词基本上都掌握了,并且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记忆法。一是情境融入法:比如,江南的杏花微雨时节,接触的就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盛夏荷塘,那就少不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高气爽的重阳佳节,想到的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大雪纷飞的寒冬时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极佳的应景之句。另一种方法是看图猜诗词,这是我和妈妈最爱玩的游戏。任意的图片、场景和心情,要用合适的诗句来表达。比如,站在狼山之巅,凭栏远眺,俯瞰长江,想到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秋赏月,自然是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最美好的祝愿;看到塞北的大漠、西风,就会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雪纷飞时,祖国的大好河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后初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慷慨激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轻快和飞扬;“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的悲凉;“朱门酒肉臭路,路有冻死骨”的愤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之心…… 我逐渐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诗词读起来那么朗朗上口,让人齿颊生香;表达的情感那么意犹未尽、欲说还休,让人浮想联翩。那是一种悦耳、悦目、悦心的舒适感觉,一个字,“美”!

现在,诗词已全面融入了我的生活,并且能够活学活用。父母出差,我会给他们发信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每逢大考,上学路上,我会自言自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到月亮,我会不由自主地吟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到晚霞和归鸟,立马会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国诗词大会》开播后,我就成了忠实粉丝。和电视里的选手一起读诗词、品诗词,那种享受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课余时间,我会和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们一起玩诗词飞花令,甚至更加高难度的词牌名飞花令,别人觉得不可理喻,我们却乐此不疲。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诗意生活温暖和丰富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以后还将继续陪伴我的生活。

诗意生活的感觉真好!

诗意地生活作文高考范文 第九篇

梁衡曾经说过,一篇好文章是要用整整一生去阅读的。反过来,一篇文章也只有经过读者的检验,岁月的打磨,才称得上是经典。

其实,就“经典”本身而言,也仅仅指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学。一般来说,当人类的价值观不断改变,这样的所谓“经典”也会随之改变。那么,是什么赋予了其跨时代的意义,并使其在历史的长河里生生不息,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鲜艳和活力呢?

是诗词的韵脚里那一点能够震摄心灵的意境。

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游记名篇。但是时过境迁,就连柳宗元笔下颇为著名的《小石潭记》,现在也不过只是柳州的一个废土坑而已。而与之境遇不同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却在旅游业甚至政治思想界都很受欢迎。1986年人民公社体制取消后,中国仍有个别村庄坚持“共产”体制。而在此之前,就有1825年英国的“新和谐公社”和196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双橡树合作区的试验。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世人心里的根深蒂固,哪一处山水都比不上幻影中的桃花源。

有人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处风景,但绝不是单纯的风景。它是被审美的汁液所浸泡,也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的山水。它不是小石潭,不是滕王阁,不是月下赤壁,也不是雨中的西湖。那里中无杂树,芦草鲜美,落英缤纷。梁衡曾写道,《桃花源记》是一个多棱镜,能折射出每一个人心中的桃花源,而每一个桃花源里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确实,一处山水一桃源,一处桃源一陶瓮。陶渊明以其优美的笔触为桃源抹上了些许神秘的色彩。它吸引着古今中外的学者去探寻,去思考。它不再是一个风景概念,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我总是觉得,能有一个你可以去想象,去向往的地方是极好的事。欲得而不得,似真亦幻真,真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境界。

一篇文章,若脱离了其原有的意境,就沦为一些笔墨拼凑的文字;一处山水,若失去了文人的悼念,也就只是一湾溪水,一座土丘罢了。生活有了诗意,便有了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感,就如“桃林夹岸,山有小口”般神秘,让人恍如隔世,不知梦在何处。

喜爱诗词更多的便是偏爱其朦胧的意境。因了这意境,便格外青睐陶渊明的《闲情赋》: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霄离,怨秋夜之未央......”

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不是一位政治家。他仅仅只是记下了生活中的一点点诗意,便值得我们后人千百年的追寻与探索。他创造了一种人生哲学,他是“岂期过满腹”的自足,是“采菊东篱下”的恬静,是“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的豪放。他高唱,“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从诗中找到了一种境界,一种回归。

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好,独好渊明。

在这里引用桃源洞内的一首回文诗,来表达对靖节先生的敬意。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底弹琴又赋诗。

寺静惟闻钟鼓響,音停始觉星斗移。

多少黄冠归道观,见机而作尽忘机。

几时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最新范文:

热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