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工作总结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报范文工作报告范文年终总结范文申请书范文通知书范文请假单范文活动策划范文活动报道范文简历范文委托书范文授权书范文论文范文简报范文志愿书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精选8篇)

发布时间:2023-02-24 11:59:15阅读量:108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第一篇

【摘要】 探讨口腔正畸学研究生进行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必要性。方法 结合当前国内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的美学教育现状,分析口腔正畸学与口腔医学美学的关系,讨论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口腔医学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果 口腔医学美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结论 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应加强口腔医学美学教育。

【关键词】 口腔医学;正畸学;美学;教育,研究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美学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21世纪是审美的时代,美学教育要把培养“审美的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与此同时,审美时代也给美学教育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口腔医学美学是口腔医学与美学交叉和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医学美学中的一个应用分支,口腔正畸学作为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与美学关系十分密切,并与美学相互渗透。口腔正畸学在世界医学教育中属于毕业后教育,目前我国的临床口腔正畸医师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研究生教育或进修生教育,其中研究生教育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口腔正畸学医师教育方式。因此,在口腔正畸学研究生中普及和加强口腔医学美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口腔医学美学及口腔医学美学教育概念

口腔医学美学是医学美学中一门具有直接实践性的应用分支,是一门研究在维护、塑造口腔颌面部健美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医学美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的科学[1]。口腔医学美学教育即口腔医学审美教育,是指从口腔医学领域的特殊性出发,通过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措施,培养和发展口腔医师的专业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提高他们在医学审美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运用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 口腔正畸学研究生进行口腔医学美学教育必要性

口腔正畸学与美学的关系

美国著名牙医、美学牙医学创始人PINCUS指出,美学牙医学是继生物学、生理学、机械学之后的第四维临床牙医学。西方和日本均将美学作为牙医学院的必修课程。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专科,是研究各种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科学。其研究的解剖范围是人类容貌的敏感区之一——口腔颌面部;其研究内容——错畸形是一类影响外貌和功能的畸形,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为“牙面异常”。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理论、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中蕴含着许多美学的思想和原理,著名正畸学家GRABER曾指出,口腔正畸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高度概括了正畸学与美学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口腔医学美学在口腔正畸学中的作用

口腔医学美学作为一种方法手段对口腔正畸学临床具有实践和指导作用。利用美学手段可以处理正畸学中的一些单纯用医学手段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牙齿与颜面审美的协调关系是口腔正畸治疗的目标[2],在临床正畸学的诊断,矫治方案的设计,临床矫治技术中,处处可见美学踪迹。如面部的对称性,前牙的中线,牙齿与面部以及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等的协调性,个体弓形的设计,微笑的美学设计,严重骨性畸形病人术前术后的矫治等均离不开口腔医学美学理论的指导。

口腔正畸学研究生进行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为了适应当今的形势发展,我国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要求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美学教育是一种高形态的素质教育,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正畸医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口腔正畸医师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口腔医学美学的知识和原理,才能对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并进行合理的治疗,从而最终取得令病人满意的既美观协调又具有良好功能的牙列和颜面。如果一个口腔正畸医师没有扎实的美学知识作指导,只会简单地排齐牙齿,而不顾牙齿的垂直向位置、近远中位置、唇齿关系、笑线的问题、微笑的问题,那这只能是一个牙匠而非合格的正畸医师。

口腔正畸学研究生是未来的口腔正畸医师,只有加强他们的口腔医学美学教育,才能使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 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由“匠人型”向“文化型”的转变。

3 目前我国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口腔医学美学的教育现状

口腔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目前在我国各医学院校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口腔医学美学课程的开设尚不统一,只有少数院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将其设为必修课,如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等,是国内比较早将口腔医学美学作为必修课的医学院校[3,4],但大多数医学院校仍把医学美学或口腔医学美学作为选修课,而且教学力量薄弱,专职的美学老师很少,多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尚无统一规范的口腔医学美学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摸索之中。

4 加强口腔正畸学研究生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普及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的口腔医学美学教育

虽然有些医学院校已经在本科生教学中将医学美学或口腔医学美学作为选修课,但选修率并非100%,而且学时有限。口腔正畸学在世界医学教育中属于毕业后教育,因而口腔正畸学在整个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学时不多,主要介绍口腔正畸学的检查诊断以及各种错畸形的矫治原则,而对于临床各种矫治技术的讲解比较简单。本科期间也没有正畸专业的实习,学生对涉及口腔正畸临床方面的美学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无法深入,所以有必要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普及口腔医学美学教育。 普及口腔正畸学研究生的医学美学教育,就应将口腔医学美学课程列为必修课,使每一名口腔正畸学研究生都能接受这方面的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健全审美观,提升审美境界,为以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口腔医学美学的师资力量还不够均衡,大多数院校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职,如美术老师、音乐老师、中文老师等,但是这些老师对口腔科学的知识了解较少,在讲解与口腔知识有关的美学知识时,不能和口腔正畸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不能保证讲解的针对性和生动性。所以有必要加强口腔医学美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对美学教师进行口腔相关知识的培训,或对口腔正畸学教师进行医学美学知识的培训,使教师首先做到能将医学美学的理论和原理同口腔正畸实践融会贯通。

口腔医学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口腔医学美学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4]。①美学的理论:该部分是整个课程的基础,通过美学理论启迪建立积极有序的美学思维,健全学生的哲学审美观和艺术审美观,提高对美的感悟、认识、品鉴能力。②医学美学:指导学生探索口腔医学与美学的结合点及其内在联系、规律,熔铸医学审美能力的基础。③口腔医学临床审美的理论和应用:这是口腔医学美学的最终目标。这一部分内容要结合正畸临床讲解,针对与美学有关的正畸问题,如牙齿排列的美学问题:牙冠的长度和宽度,牙齿的垂直向位置,近远中向位置,唇舌向位置;并强化责任意识[3]。严格出科考试和毕业前的临床技能考试与评价。这样,不仅考核了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也评估了临床教学质量,对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工作有积极意义。颜面软组织与牙齿的美学关系:唇齿关系、与微笑美学有关的笑线、切牙曲线、负性空间等进行讲解。

口腔医学美学的教学方法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与正畸美学有关的现象的照片和图片,以及矫治前后病例的牙齿和颜面改变的资料等直观地呈现出来,结合临床实践讲解,便于学生理解。

在学生当中组织一些病例讨论,选择典型的病例,先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口腔医学美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诊断病人所存在的美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矫治方法,然后由教师进行讲评,并给出实际临床矫治方案、矫治方法以及最后的矫治结果,最后让同学根据该病例的矫治前后的过程写出总结和体会,这种病例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孙少宣. 口腔医学美学的理论探讨[J]. 口腔医学, 1992,12(2):105?106

[2]孙少宣,唐丽丽,王光护. 美学在牙医学中的地位和功能[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0,6(5):261.

[3]曲晓娟,刘铁玉,张丽君. 口腔医学美学课程的设置探索与研究[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7(4):207?208.

[4]孙少宣. 口腔医学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9(6):363?364.

[5]陈杰,刘君,徐宏. 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42(2):177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第二篇

论文关键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方法,以期对旅游资源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所帮助。

一、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因素

景观视觉美学是指景观视觉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开发活动对景观可能造成的美学影响程度做出预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的视觉美学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

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因为景观是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物。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是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是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赏方式。远景是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观赏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观赏角度通常分为仰视、俯视和平视。仰视会使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会产生压迫感和震撼感。俯视则是人处于较高位置观赏下面的自然景观,会感觉豁然开朗,从而激发人心。平视是一种与景物相对接近的观赏方法,会使人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产生享受安宁感和平感。

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往往因欣赏主体观赏目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意志经历等的不同,从心理上对景观的欣赏不同;欣赏主体还因生活环境、社会角色、文化因素、经济收入等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景观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

二、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色彩、形状、质感作为景观美学视觉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色彩指标

明暗对比是表达三度空间幻觉的强项,这首先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明亮度,形成的阴影里无质却有形,并有大小深浅之分,能对景观画面的相对均衡起到一定的作用。由色彩的明暗度相差而构成的明暗对比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色彩对比形态。

冷暖对比是色彩结构中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色彩对比,如人们看到红橙色联想到火光,而觉得热;看到蓝色联想到冰天雪地,感受到冷。这类色彩的变换使人的色彩感情像在波浪中起伏的小船,随着冷暖色彩倾向性而上升和跌落。

补色对比是最鲜明的色彩结构。补色对比反映出人的色彩视觉的内在需要被完全满足,故而补色对比具有永恒的色彩和谐价值。当人们眼睛疲劳的时候,欣赏一处由不同色彩结构构成的美丽风景,在得到美的色彩享受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调节了人的色彩视觉机能。

色彩纯度对比表现出单色性色彩本质的秩序感。纯度即颜色的饱和度、彩度、鲜明度,反映色质饱和程度的等级。色彩纯度对比就是以高纯度的颜色同稀释后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置。同一种纯度色相,由于面积不同,对于人的感情影响力也产生巨大差异,所以面积对比被认为是一切色彩对比的重要形式因素,而面积对比的主要依据在于各种颜色的明度。

2、形状指标

形状指标应包括外轮廓线和形状面积。人们认识物体,首先看到的是物体边线形成的外轮廓,因为边线外轮廓将这一物体与其他物体划分开来。外轮廓线有粗细、曲直、浓谈、虚实之分,加上角度、方向的配合,就可以经过交错、排列灵活地表达各种景观不同的主题,并能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对于凹进或成曲线状的景观来说则很难确切把握其边线、外轮廓,因为这些物体结构的形状并不都是由该物体实际边线呈现出来,因为如此,所有物体真正形状是以它的基本空间即基本体积所构成,也就是它的面积构成了它的形状。形状面积只有大小的对比,不同性质区域面积大小的不同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3、质感指标

质感是物体的表面物质特性给人的感觉。质感具有丰富景观画面视觉效果的功能。质感在视觉景观中意味景物的表面特征,不同的质感可以相互衬托,产生视觉的张力,尤其是视觉质感差异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容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粗糙灰白的砾石地上几颗珠圆玉润的红樱桃,反比把它们放在丝质台布上时更加晶莹夺目。

三、建构科学合理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

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最后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才有实际的意义和效果。因此,要建构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景观评价数据。由于景观美学评价涉及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诸多因素和一套复杂的指标体系,要保证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的合理性,就必须在科学性与文化性中找一个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的技术支持就是遥感技术、图形分析处理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采集评价指标时,减少人的因素;在统计过程中,也减少人的因素。

建议分步评价方法,保证景观的文化性。分步评价方法即先进行景观的科学审美评价,然后再进行人文评价。由于景观的美学评价是一个主观性十分强的活动,要保证其客观性,仅有科学性的审美评价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人文评价来保证景观的文化性不受到科学性的破坏。

建设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美学评价不只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民族和大众的问题,所以应该把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纳入评价体系,让民众的声音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建设开放的评价体系,对景观审美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宪.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N].解放日报,2004-7-25.

[2]王玉婷.关于视觉造型艺术中的色彩对比美[J].美与时代,.

[3]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4]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J].中国园林,1986,3:38-40.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第三篇

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动作、情感、音乐

摘要: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艺术欣赏能够围绕舞蹈动作、舞蹈情感、舞蹈音乐三方面来进行。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等多种功能。欣赏舞蹈动作要结合各个舞蹈种类的风格特征、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内涵,把握舞蹈动作所赋予的相关文化。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舞蹈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舞蹈艺术同时要进行舞蹈音乐的欣赏。

关键词:舞蹈艺术; 欣赏; 舞蹈动作; 舞蹈情感; 舞蹈音乐;

当你欣赏完一场精彩的舞蹈演出,你可能还意犹未尽、频频回首已经闭幕的舞台。此时你犹如经历了一次奇妙的灵魂洗礼,享受了一场舞蹈带来的精神大餐。那么,舞蹈为什么能打动你的内心,让你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呢?是优美流畅的舞蹈动作,生动趣味的舞蹈形象?还是跌宕起伏的舞蹈音乐,细腻曲折的人物情感?绚丽多彩的演员服装,五光十色的舞美?应当怎样去欣赏舞蹈作品?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下头我围绕舞蹈最主要的三个元素:动作、情感、音乐谈谈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

一、舞蹈动作

舞蹈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形体动作,它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的多种功能。舞蹈中的形体动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形体动作。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具有必须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难度较大的技巧本事。

芭蕾舞的动作是程式化的,有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动作和体系,它的标志是演员用脚尖跳舞。芭蕾舞对演员动作的要求极其严格、苛刻,如:脚尖向外要到达180度,踢腿要到达必须的高度,旋转必须快而稳,动作要做到“开、绷、直、立”的标准,要能精准地控制手、脚、臂、腿的动作。芭蕾舞剧《天鹅湖》“白天鹅独舞”:舞者伴随着音乐向上舒展;舞者两臂波动,两腿带着身体平稳地旋转。这一系列动作完美地展现出白天鹅优雅、楚楚动人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碧波中浮游时的孤傲和悲痛。当我们置身于布景真切的剧场,单单是这一系列舞蹈动作,足矣打动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最为贴近生活,往往汲取当地群众劳动生活中最典型的人物或动物形象,运用艺术加工,将其凝练为简明生动的舞蹈动作。如傣族舞蹈中孔雀的形象最为常见,舞者充分运用身体、头、和手臂的动作模仿孔雀的优美动态,或优雅地梳理羽毛,或缓步徜徉于水畔,动作惟妙惟肖。朝xxx舞蹈中,较为常见的仙鹤形象,朝xxx人民崇拜仙鹤,在其民族舞蹈中有许多类似仙鹤的动态,典雅而舒展,舞者手臂像柳枝摆动,脚步像仙鹤迈步。蒙古族舞蹈中最常见的是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舞者用肩部的抖动来表现马的奔跑,以手臂的波动来表现雄鹰的展翅飞翔。如傣族舞蹈《邵多丽》,以曼妙的舞姿、清新的风格、新颖的舞蹈形式,把观众带入神秘的傣族文化中。“邵多丽”是傣族人对已成年尚未婚嫁少女的称谓,一般指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漂亮少女。舞蹈传承了傣族舞蹈“三道弯”和“一顺边”的传统风格和动律,并融入现代舞的元素,丰富了舞蹈语汇。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傣族舞常用的独舞或群舞形式,采用三人舞的形式,描绘了三位年轻美丽的傣族姑娘穿着漂亮的傣族长裙,在春天的阳光下欢乐嬉戏的美妙画面。在道具上也一改传统,巧妙地运用了斗笠、竹竿和花,配合不断变换的动作姿态,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

二、舞蹈情感

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

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是在情感上富有感染力,能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浪花,拨动观众的心弦,从而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引起一种或喜悦、或欢欣、或激越、或振奋、或愤怒、或憎恨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所需要和渴求的,经过欣赏舞蹈作品,体验到这种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如欣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部作品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壮丽风光,抗日游击队的战斗情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壮举,这种种历史斗争场面,都经过感人的音乐舞蹈形象,生动地展此刻观众眼前。整个舞蹈丰富多彩,既刚健又柔美,既活力又抒情,时而动人心魄,时而感人肺腑。欣赏完这部作品,感觉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情感的革命洗礼。

再如舞蹈《同行》讲述了两个女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因为水而产生的一段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舞蹈沿袭“革命的活力,战斗的抒情”这一“前线”艺术风格,汲取军旅舞蹈独特的养分,把两个女兵相互支撑、艰苦同行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舞蹈主要经过双人造型和人与水壶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对水和生命的渴望。两个女兵在行军过程中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刚健的技术技巧动作,表现出女兵的坚强信念。舞蹈中运用了很多的托举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行军路上的艰辛和两人团结奋战、克服困难的巾帼英雄气概。小提琴二重奏的音乐背景下两人深情的交流,烘托出军中姐妹的深情厚谊。舞蹈结束在一个富有动感的造型中,强调了“同行”二字。

三、舞蹈音乐

音乐与舞蹈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并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比如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万泉河边,黎族姑娘们手捧新编的斗笠,载歌载舞慰问红军。舞蹈音乐为一段合唱,主题音调源自黎族民歌《五指山歌》,音乐亲切热烈,在音乐声中,黎族姑娘们翩翩起舞,热情多姿;娘子军英姿飒爽,豪迈干练。音乐既表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也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欣赏舞蹈作品时,这三个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去欣赏。总之,舞蹈欣赏并不神秘难解,多了解学习、熟悉了舞蹈,自然会逐步提高舞蹈欣赏的水平。《文心雕龙》有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晓声”和“识器”的欣赏本事,来自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对于优秀的舞蹈作品,仅有很多欣赏,深入体会和理解,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艺术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前,刘清华.音乐与舞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5]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高彩荣等.芭蕾舞剧歌剧名曲精选[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7]贾安林,金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xxx弋.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9]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黄小明.中外舞蹈鉴赏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第四篇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最著名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学习一学期的《美学概论》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在以前我只是通过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种认识也是非常肤浅的。以前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

学习了《美学概论》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

学习美学不仅可以学会审美、认识美,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或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在生活中用美学的思维来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

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今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在学习美学后我把美学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总结我领悟到了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德、智、体、美”。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强调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尤其指出了美育的重要影响。他主张美育与德育应该统一。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的思想的萌芽。

学习美学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品味。罗丹一直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他认为只要人们自己对某件事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与心血,就一定能够发现美,即使是别人都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能够发现美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在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美与丑就像矛与盾一样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每一种事物在包含美的同时也包含着丑,美与丑都是相对的。在生活中的“美”,并非“美”而是“美感”。这种“美感”是源于人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所以在人们的眼中美是永恒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们一直都伴随在我身边。比如:明媚的阳光、绿色的草坪、清澈的流水等。同样也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围绕在我们身旁:真挚的友情、浓浓的亲情、甜蜜的爱情。也许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繁忙和奔波中度过。以至于对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都无暇顾及。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应当解放自己的眼镜,放飞自己的心灵。也许我们会突然发现在我们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其实“它们”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第五篇

舞蹈与音乐均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艺术,散发着艺术美,传递出丰富的情感,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在舞蹈表演中,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伴奏,而是深深融入到舞蹈表演的“骨髓”,虽与舞蹈艺术相互独立,却是不可或缺的。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舞者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所流露出的情感用肢体动作形象地展示出来,既能升华音乐的审美效果,还能展现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展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让观众很容易就陶醉在艺术的世界里,观众的心情得到放松,情操得以陶冶。

一、音乐作品与舞蹈创作有机结合的必然性

在艺术的范畴内,文学、舞蹈、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均是互通的。在艺术领域,舞蹈和音乐是最重要的两门艺术形式,所以二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舞蹈创作与音乐作品的有机结合是非常必然的。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可以直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对人的感官进行刺激,从而能够让听众跟随音乐的旋律变化而做出情绪反应。相比于舞蹈表演,音乐更容易抒发演唱者强烈而复杂的内心情感。然而,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音乐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抽象性,它所传递出的情感通常很难被听众完全理解与接受。舞蹈表演却有着自己的外部形态,舞者通过身体动作的变化更加直观、形象地传递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这正是音乐所或缺的,所以舞蹈与音乐各有优点与缺点。

通过上述可知,将舞蹈与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有效地减少音乐的模糊性与抽象性,把音乐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转变为肢体表现,从而让音乐的情感内容表现得更加具体、充满感染力,引起观众最为直接的情感体验,有利于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舞蹈与音乐的内涵。此外,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既能充分展现各自的艺术魅力,还能很好地展现出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形成的综合艺术魅力。立足于舞蹈表演的角度,可以说音乐是舞蹈表演的辅助和补充。若将二者同步展现,音乐则能对舞者起到帮助和启发的作用,极大地提升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若二者不同步时,音乐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只是停留于“想象”层面,而舞蹈表演就能够将“想象”变成“现实”,给观众听觉和视觉上充分的情感体验,使观众通过视觉感知对情感进行区分、认识与强调。

站在舞蹈创作的视角来分析,舞蹈自身就具备很强的旋律性和节奏感。在编排舞蹈时,舞蹈表演者能够根据节奏的编排协调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肢体动作。完美的舞蹈表演一方面要求舞者的舞蹈动作协调,另一方面要求舞者的内心节奏协调,即使是独舞表演者也需要做到心理节奏和动作节奏的协调统一。运用合适的音乐作品,能有利于舞蹈节奏的编排。伴随着灵活多变的音律,能够更深入、更细腻地展现出舞蹈表演者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同时,音乐还有利于烘托舞蹈的艺术氛围,让舞蹈表演声情并茂。显而易见,舞蹈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二者的相互交融将会达到非常强烈的舞台效果,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给观众无尽的享受。所以,舞蹈作品创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必然,必须做好舞蹈与音乐的相互交融与拓展延伸。

二、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一)音乐构成舞蹈结构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第六篇

[摘 要] 舞蹈美感是舞蹈美学中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具备舞蹈美感是十分重要的。舞蹈编导始终将其舞蹈美感渗透贯穿在舞蹈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从而到达舞蹈作品的结构美、语言美、构图美、整体美,使这些美的舞蹈形式始终服务于舞蹈的资料。舞蹈编导培养自身的美感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学习。

[关键词] 舞蹈美感 结构美 语言美 构图美 整体美

“舞蹈美感”是舞蹈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词汇。“它是人们经过视觉、听觉、动觉的感觉器官在对舞蹈美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赏心悦目、怡情悦性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后,所引起愉悦欢乐的一种心理状态。舞蹈美感在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美学中是与舞蹈美同样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因为舞蹈美感是进行舞蹈审美活动的基础,所以舞蹈创作和舞蹈欣赏都不能离开舞蹈美感。”①作为一名从事舞蹈创作的教师,如果没有舞蹈美感或是缺少舞蹈美感,那么他的舞蹈作品就不能引起人们的青睐和喜爱;不论其反映的生活是多么的正确,也不能产生感染人的艺术魅力,从而使舞蹈作品失去了审美价值。所以,舞蹈编导应提高对舞蹈美的感知、理解水平,并具备必须的审美本事。

在舞蹈作品的整个创作思维过程中,舞蹈编导的舞蹈美感始终渗透贯穿在其中,无论在资料还是形式上,都需要时刻遵循舞蹈艺术规律、遵守舞蹈美学原则,把握舞蹈美感的直觉性、情感性、思理性、民族性、享乐性的五种特征。这样舞蹈编导在生活中发现了美的事物后,才能运用美的舞蹈形式表现和反映美的生活资料,从而把自我对生活的感受准确的传达给观众,使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受到感染和鼓舞。接下来我将简单的谈谈舞蹈编导如何运用美感并经过美的舞蹈形式来表现舞蹈资料。

一、结构美

舞蹈创作中的结构问题,不仅仅作为创作步骤之一来重视,并且是衡量舞蹈编导艺术功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的结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取材于音乐作品,在已有的音乐结构基础上,用舞蹈的物质形态将音乐内涵外化为视觉形象。另一种是确定了舞蹈题材后,谋篇布局、意境情调、音乐特色、时光长度、舞段安排均在结构这一步骤中。

无论是以情节结构、情感结构、心理结构、时空顺序结构、时空交错结构方式构建舞蹈,还是以音乐的交响乐章结构来创编舞蹈,我认为,作为舞蹈编导应当把握舞蹈结构脉络清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一方面,经过舞蹈的结构,能够让观众基本理解舞蹈编导“想要说什么”、“表达什么”;另一方面,舞蹈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时光的流动中展现空间资料。时光长度的准确性相当重要,要看某个舞段表现的是什么,在整个舞蹈中起什么作用,过长则令人生厌,过短则使人不满足。“过”与“不及”都是美学上的失误。还有,整个舞蹈的结构既要有整体统一的格调,也要保证在统一之中的多样性色彩,力求舞蹈作品中有一个“亮点”。也就是说舞蹈的每一部分情绪都要有相应的变化,不能从头到尾都平淡无味。许多事实证明,当作品中的“亮点”出现时会给欣赏着带来极大的愉悦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语言美

众所周知,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并以人的肢体语言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则是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舞蹈编导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梦想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所以舞蹈语言的美关系到舞蹈形象塑造的是否生动、准确、感人。而创编出具有“美感”效果的语言,给人以难忘的“美感”印象,也就成为每一个舞蹈编导追求的目标。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第七篇

编舞家视角探析《妮娜物语》的舞美创作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 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 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 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 即身体, 艺术的价值, 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 肢体; 舞台美术; 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 由金森穣导演编舞, 它由独舞《天鹅的梦》 (15分钟) 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 (60分钟) 两部作品构成, 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 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 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 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 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 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 对人性进行拷问, 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 人物会变成物体, 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 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 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 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 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一、打破传统的舞蹈肢体技巧

舞蹈以人体为媒质, 是身体语言的表述和表达;“动”乃舞蹈之核心元素和重要特征, 用舞动的人体去言说, 是舞蹈表现的最主要手段。看了《妮娜物语》首先能感到肢体表现带给人的震撼, 舞蹈语汇十分丰富, 编舞的手法个性新颖, 舞者们的默契和现场舞动呈现出的剧场张力十分强大, 对肢体的控制本事令人震惊。因受到传统的影响, 日本舞台表演艺术家对“身体”有执着的关注, 第一次看的时候, 你或许会感觉像是机器人在跳舞。编导在舞蹈肢体的开发上, 探究舞者在空间中舞动前如何能强而有力地散发肢体的美及力量, 身体又如何接地气以至被推而不倒。当然, 在舞蹈技巧上, 金森穣作为编舞, 他认为, 身体是完美无缺的, 坚定不移的。它是绝对“零”的体现, 不多不少。肢体的背后可能有任何意义或者没有任何意义, 皆取决于观众的思考角度。同时他也试图透过身体, 探讨东方舞者在舞蹈技巧上的控制本事。而这种给予身体的“探讨”, 作为留学欧洲十多年的金森穣, 长期受到西方当代舞训练体系的影响, 在重返日本舞台时, 用东方演员的身体, 加上自我西方现代舞的技法, 东西碰撞之间, 是很有实验性的。在中国的“陶身体舞蹈剧场”, 就是十分注重动作开发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舞团, 编舞家及创团

舞台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第八篇

群众舞蹈作品中音乐的作用探究

摘要:群众舞蹈表演要确保人、舞、乐三者的有机统一, 才能够带动全场的情绪。为了增强现场的感染力, 应当做到确保音乐与舞蹈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而切实提高群众舞蹈表演的观赏价值, 带给观众完整的视觉与听觉感受。本文将具体阐述群众舞蹈表演中音乐具备的功效, 并以此为出发点做出策略分析。

关键词:音乐; 重要性; 群众舞蹈表演; 感染力;

环境能够与个人大脑产生联系, 经过音乐环境创设能够带动舞蹈表演者的情绪, 舞蹈是一门艺术, 关键在于其重点不仅仅在于专业技巧上, 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舞蹈表演者与音乐应对面交流, 较快产生情感共鸣, 确保舞蹈表演更加生动, 为舞蹈注入灵魂。

1、舞蹈表演中的音乐体现

群众舞蹈首先有一个严格的界定, 就是要塑造特定的舞蹈形象, 音乐与舞蹈之间互通有无, 两者相互合作, 呈现鲜明的舞蹈形象。大多数舞蹈类型都是在音乐基础上进行编排设计的, 舞蹈动作配合贴切的音乐, 带给观众视觉的完整感, 让舞蹈不再是干巴巴的独立存在, 满足群众的审美眼光。有人将舞蹈贴切比喻成空间艺术, 音乐能够完成资料补充, 极大的拓展了这一空间的深度与广度, 具有重要意义。

2、群众舞蹈表演中音乐应当具备的功效

群众舞蹈表演中的音乐应当拥有通感性

通感性是一种感觉特性, 其中包含视觉、听觉、触觉, 其最高境界就是经过舞蹈与音乐创设固定情节, 将观众带入到创设的情境中, 从而产生必须的记忆体, 这种印象是长久不变的, 扎根在观众内心深处, 这就意味着就算观众在表演中途闭上眼睛仍能够感受到舞蹈动作, 到达乐奏其容的效果。音乐能够最大程度的延伸舞蹈价值, 它是舞蹈表演的加分点, 出神的音乐能够增添不一样的色彩。我们应当将研究目标放在如何确保群众舞蹈与音乐的渗透融合, 采用何种方式统一两者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寻求路径, 让观众能够透过音乐体会舞蹈更深层次的含义, 将作品的主题思想进一步的具体化、直观化, 做到闻声识意的效果。以上是通感性的一种分析, 通感性还具有另一层含义。那里所说的特性就是能够让舞蹈分层处理, 分成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两种方式。两者是统一与分散的关系, 借助音乐找到节奏的联系, 为了确保这两大节奏能够直击观众内心, 应当从音乐力度入手, 从而满足不一样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群众舞蹈表演中的音乐应当富含节奏特征

舞蹈要迎合音乐节点, 要保证舞蹈能够与各个音乐节拍完美衔接在一齐。群众舞蹈表演舞者数量较多, 本身就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出于综合考量, 应当确保群众舞蹈表演中的音乐赋含节奏特征, 舞者以节奏参考标准, 变化舞蹈动作, 从而保证舞蹈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节奏是音乐的一大根本。音乐类型较为多样, 展示的风格千变万化。节奏能够说是群众了解舞蹈性质的一大基准点, 当节奏进入观众内心时其情绪发生变动, 跟着节奏不断转换, 这时观众的思想放空, 身体不由自主地根据舞蹈进行舞蹈。观众反应是评判表演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做好音乐选择能够保证在舞蹈表演高潮区观众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从而到达较好的舞台效果, 不负之前的精心排练, 让舞者汗水挥洒的更有意义。

3、发挥群众舞蹈作品中音乐的作用, 提高音乐整体感染力

在传统舞蹈表演中大多是音乐先响起, 起到一个奠基作用。所以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音乐设定上, 保证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经过音乐激发群众对舞蹈的观赏欲望, 提升群众的期待感, 另外要保证音乐与舞蹈主题的统一性, 确保音乐与群众舞蹈之间交相辉映, 提升整体效果。

借助音乐优化群众舞蹈结构

舞蹈动作编排是确保群众舞蹈表演质量的根本, 一些舞蹈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难以再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候就要转变角度看问题, 将精力放在音乐设定上。当舞蹈高潮时音乐也播放到了关键时期, 音乐旋律能够将舞者的形体动作扩大化。随着在观众内心建立必须联系, 当音乐反复时观众会根据音乐产生联觉, 能够拉近作品与观众的内心, 获得观众的认同感。声音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人们经过声音诉说情感、分享心境。音乐能将无声的舞蹈表演有声化处理, 经过音乐感受舞蹈所表达的情感, 弥补观众心灵空缺。

音乐能够同群众相互映合

音乐与舞蹈之间相互联系, 是同呼吸的双向体。我国国土辽阔, 不一样的水文条件下的群众舞蹈韵味具有差异性, 这一地域差异是舞蹈的一大看点, 音乐是延展地方舞蹈特点的有效途径。所以应当将舞蹈建立在节奏感上。我们经过分析能够发现西藏舞的节奏较快, 能够从节奏中感受到粗犷、豪迈的文化特点, 在内心中塑造西藏人物形象, 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人文气息。群众舞蹈应当与音乐融合, 展示鲜明的风格, 促使观众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要想确保音乐与群众舞蹈的相互映合, 应当加强分析, 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 优化整体布局。

群众舞蹈风格决定于音乐

舞蹈能够凝练一种气质, 若不懂舞蹈, 难以体会感受舞蹈的魅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观众往往找不到进入舞蹈世界的切入点, 音乐作为打开这一世界的大门, 能够有效帮忙观众了解舞蹈, 深入体会舞蹈, 优化认知、体验的全过程。经过音乐能够感受到舞蹈的变化, 让舞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律动美, 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舞蹈与音乐是辩证统一的存在, 经过视觉与听觉冲击能够让观众产生联觉, 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之下, 将思绪分散, 在观赏的同时感受到欢乐, 得到享受。为了增强整体效果, 应当把握好整体, 利用音乐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舞蹈与音乐的交相辉映能够优化表演过程与结果, 应当加大设计力度, 进取寻求舞蹈与音乐相互融合的路径, 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设想变为现实, 从而增强群众舞蹈表演的美感, 设置特定的表演氛围, 让舞者尽情绽放自我, 到达较好的表演结果。

参考文献

[1]何海林, 刘玲。音乐在群众舞蹈表演中的感染力[J]音乐时空, 2014 (5) :107-107

[2]刘德欢, 肖灿。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感染力[J]音乐时空, 2016 (7) :85-85

[3] 宋华荣。音乐在群众舞蹈表演中的感染力[J]鸭绿江 (下半月版) , 2017 (9) :89-91

相关范文:

最新范文:

热门范文: